《望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攀登高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全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你知道吗?在浩瀚的文学星空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那就是杜甫。这位诗坛巨匠,用他的笔触描绘了无数动人的画面,而其中,《望岳》这首诗,更是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世界,感受《望岳》的魅力吧!
一、泰山之巅,杜甫的崇高理想
《望岳》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创作于唐朝开元年间。那时的唐朝,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杜甫在这首诗中,以泰山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社会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即以泰山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壮阔的自然景观之中。泰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五岳之首,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杜甫用“青未了”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泰山的巍峨与绵延不绝,同时也隐喻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无限可能。

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接下来,杜甫进一步刻画了泰山的神奇与壮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在这里,“造化”二字不仅指大自然的力量,也暗含着天意或命运的概念,暗示着世间万物皆受制于某种更高的力量。而“阴阳割昏晓”则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泰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象征着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统一。

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在诗中,通过对泰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通过描写登山者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决眦”一词也透露出诗人渴望超越世俗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心境。
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攀登泰山顶峰的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成为了千古绝唱。它告诉我们,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远。杜甫用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的精神风貌,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五、
《望岳》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诗人眼中的世界,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让我们一起,跟随杜甫的脚步,去追寻那片属于我们的天空吧!